1.參考網址資料:
›››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
››› 教育局之「親職教育多面體」
››› 香港教育城之家長童學
›››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
››› 親子王國
2. 學童常見傳染病休假及處理:
學生不幸患上傳染病,應留在家中休息及不要上學,以防止傳染病擴散。
至於何時返回學校則取決於疾病性質,並視乎個別情況而定。
註
1. 以上建議只基於各種疾病的一般傳染期考慮。其他因素如病童的臨床情況亦在考慮之列,主診醫生須以其專業判斷,就病假的長短作最後決定。
2. 法例規定,標有星號(*)的傳染病屬表列傳染病,須向衞生防護中心呈報。
資料來源: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
3.親子悅讀FUN FUN FUN
3.1 家長在子女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扮演
- 親子閱讀
- 自己常常看書,以身作則
- 在家營造一個書香的環境
- 為子女提供多元化閱讀材料
- 定期與子女去圖書館和書展
- 為子女提供寧靜的閱讀環境
- 培養子女閱讀要由自己做起,並要從家庭開始
3.2 為子女閱讀故事的貼士(初小家長適用)
- 宜朗讀故事,戒用嬰兒話要有適當的停頓,預先閱讀故事
- 適當時用目光接觸, 講述清晰,自然流暢
- 解答子女的問題要有耐性
- 確保子女清楚看見故事內容及圖畫
- 子女的觀點與角度去觀察事物
- 要敏感地觀察子女對故事的反應
- 瞭解子女的習慣,尤其是注意力的時限(約5至15分鐘)
- 一面讀,一面與子女談論故事書的封面、圖畫及文字
- 閱讀時賦予感情,配以說話的緩急、音調和音量去表情達意
- 適當時可用動作、表情和身體語言,以幫助傳情
- 可邀請子女一起參與閱讀故事的過程
- 發問的問題可引領子女進入故事的世界中,令子女更投入
- 問題不宜過多,否則可能會扼殺故事的趣味性
4.親子秘笈
4.1 心思時間不可少
- 情感關係像幼苗,需要時間和心思去栽培,親子的情感尤其需要足夠的養份,才會開花結果。
- 家事雜務可以請人代勞,親子活動卻不能假手他人。
- 接送孩子上學、給孩子唸床前小故事、一起到超級市場購物等簡單的生活片段,都是值得爭取的親子短聚。
4.2 用心聆聽孩子話
- 父母要細心感受孩子說話背後的意思和感覺,不要單靠耳朵去聽,而是要用心聆聽和體會。
- 當父母與孩子交談,一定有想法不能溝通的時刻,父母要表現耐心,語氣不衝撞,這就是給成長孩子最好的身教。
4.3 互相欣賞和鼓勵
- 多留意對方值得讚賞的地方,避免太多批評,因為批評只會帶來抗拒和反感,雙方的關係也會愈來愈疏離。
- 引導孩子自我肯定和欣賞,例如回顧自己在一天中值得高興的事,或數一數過去一星期的小成就,然後父母與子女互相祝賀。
4.4 私人空間要尊重
- 容納家庭成員不同的喜好、長處和朋友網絡,容許多一點個人的選擇,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成長,家庭的生活也會更多姿彩。
- 尊重子女的私隱,年幼子女也不例外。未得孩子的同意,不要翻看他的私人物品,如記事簿和信件等。孩子感覺受到尊重,才會慢慢學懂尊重他人的意願。
4.5 共同追求心更近
- 在尊重個人空間之餘,家人也要追求共同的興趣和信念,把心拉近。大家的興趣相近,便會有更多的溝通、更能享受共處的時間。
- 在家庭的薰陶下,孩子會逐漸建立與家人相同的興趣,例如家人都有睡前閱讀的習慣,孩子便會在不知不覺間拿本小書上床閱讀。
4.6 情緒管理要得定
- 父母和子女都要學習適當時候逃離「情緒爆炸」的現場,平息心中的怒火。大家只有在心平氣和時,才會聽得懂對方的說話,替對方設想。
- 家庭是一個安全的場所,讓成員自由表達正面和負面的情緒,父母該認同孩子的感受,但要引導和鼓勵他們用一種更為人接受的方式去表達。例如,與孩子討論:「小朋友搶你的玩具,使你非常生氣,你覺得除了打他外,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去處理?」
4.7 轉化衝突為力量
- 父母與子女常持不同的觀點,衝突是自然不過的事,問題是衝突不一定要出現你輸我贏的局面,雙方可以溝通和妥協,然後合力尋找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法,造到雙贏的效果。
- 例如:父母擔心孩子的成績和自我管束能力,孩子卻十分抗拒補習老師。與其懷疑孩子的能力,倒不如借此機會認同孩子的信心和責任感,鼓勵他為自己訂下初步目標,然後再與他商討有效的溫習方法。
4.8 同建家庭凝聚力
- 有參與、有承擔,才有歸屬感。鼓勵孩子參與家事,例如:為祖母慶祝生日、新年家居佈置或搬家準備工作等,大家有商有量,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視,更積極為家庭作出貢獻。
4.9 親密片段作儲備
- 增強家人情感的連繫,建立家庭情感寶庫,為將來承擔風雨和考驗作好準備。
- 把家庭的溫馨片段、難忘情景一一存記起來,如家庭的照相簿、孩子的塗鴉畫冊、孩子的成長日誌、家人的小字條和生日賀咭、家庭每年的十大要事回顧錄等,都蘊藏了最珍貴的情誼,這些情感的儲備會重新喚起親子間的溫馨,使人緊靠在一起。
4.10 樂觀積極迎未來
- 父母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,相信現存很多擔心的問題,只是大家暫時做不好,只要雙方繼續努力和合作,一定可以解決,而明天一定會更好。
- 不要以為品性難移,認定這孩子教不了,試樂觀地想:「她只有六歲,可能未能太集中,多鼓勵她,等她年長一點,相信便會做得好。」
5.管教之道
- 父母常認為管教的目的是要子女聽話,但這是一個不適當的目標,假如你的子女凡事都向你請示,事事要求你作主,你便會覺得很煩。其實,管教的目標是培養子女自律的能力,並非要他們對父母唯命是從。要培養自律能力,重點在於父母必須與孩子訂立明確和可行的規則,再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,並切實執行所訂立的規則及獎懲制度。
- 專家指出「後果」是最佳的老師,孩子做了一些事,產生的後果若是正面的,以後要他再做同樣的事情就會更容易,反之,後果是不愉快的,以後他會盡量避免做同樣的事情。當這些經驗多次重複後,他會逐漸建立起自律的能力。「後果」可分為「自然後果」和「訂定後果」兩類。「自然後果」讓孩子體驗欠理想行為所帶來的不便,有助加強孩子的責任感,這個方法不但省時省力,更可避免破壞親子間的和氣。「訂定後果」是由父母所訂定,運用時要注意訂定的後果必須合理及盡可能和情境拉上關係,要對孩子有約束力和實際可行。 不過,有一個成功的關鍵是父母必須遵守的,就是父母必須貫切執行所訂立的獎懲制度,並持之以恆。當孩子做得對,父母勿忘給予應得的鼓勵;做錯了,父母也要給予適當的後果;不能視乎父母的心情而定;也不能只留意孩子的錯誤,而忽略了他做得好的地方,這會令他產生挫折感,增加對父母的不滿。
- 管教技巧的方法分為三項:預防欠理想行為、建立和鞏固理想行為及處理欠理想行為。
現個別分析有關管教技巧如下:
5.1 預防欠理想行為
a.運用引導式的問題
- 父母透過發問,引導孩子思考,並作出選擇和決定。在適當的時間、地點和平和的氣氛下,提出討論的要求,引導孩子思考可行的方法。如孩子的建議是可行的,便應讓他自己逐步嘗試。如孩子無從入手或建議不切實際,父母則可清楚指示孩子應怎麼做或引導他思考其他方案。
b.訂定行為目標和家庭規則
- 行為目標是針對要改的行為而訂立的目標。家庭規則是家庭成員均要遵守的規則。透過訂定目標和規則,可讓子女有清晰的行為指引,易於實行和跟從。透過父母子女一起商討目標和規則,有助瞭解對方的看法,使彼此易達共識,從而減低親子之間的磨擦和衝突。
- 定期檢討所定的目標和規則,以瞭解進步的程度和實行上的困難,看看是否需要修訂。孩子遇到困難,打算放棄時,父母要多給予鼓勵和諒解,但不要輕言放寬限制或改變獎懲制度。
5.2 建立和鞏固理想行為
- 父母透過不同形式的獎賞能鞏固並鼓勵孩子多作同樣的理想行為;此外藉此幫助孩子建立新的理想行為。給予獎賞是對孩子理想行為的認同,可鼓勵他們再接再勵。當出現理想行為時,父母即時給予支持和欣賞。年齡愈少的孩子,愈需要即時的獎賞。 若家長所定的標準容易讓孩子達到並得到獎賞,孩子會覺得易於掌握,並更能循序漸進改善自己。運用獎賞前須有明確的行為描述,讓孩子清楚瞭解自己哪一項行為是獲別人欣賞。當孩子的理想行為鞏固後,便應減退獎賞,並尋找新的行為目標。
5.3 處理欠理想行為
- 有時孩子的頑劣行為,著實讓家長受不了,再理智的父母,也不免被激怒,難以理智地處理問題。這時最好先做點其他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,幫助自己放鬆。等自己平靜以後,再來解決問題,和孩子好好談談。以下提供幾個方法,可以幫助家長和平圓滿地解決問題。
a.給孩子選擇
- 家長不能常以訓練童子軍的權威命令子女做這樣那樣。家長應該給與子女選擇的機會。子女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,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。例如問他:「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?」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,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。
b.尋求其他解決的方法
- 當子女想做一件事,而他們的做法家長認為會出現問題的時候,家長不要每次都直接告訴他不可以,可以視乎情況,嘗試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法。
c.聽孩子訴說內心的感受
- 家長在盛怒的時候,最直接的反應便是破口大罵。家長應試著冷靜下來,問問子女的感覺,或許會發現其實子女犯錯也是情有可原。
d.與孩子講道理
除了平時的勸誡外,家長也要在真實情境中教導子女,才會令子女明白箇中的道理,變得更懂事。
e.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
有時和子女談條件,家長於可容忍的情況下稍作讓步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。例如,天色已晚,子女還不願離開遊樂場,家長可以和他們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。
f.修正自己的期望
家長經常會要求子女依照自己定下的準則去做事。當子女做不到,家長便會責怪他們。換個角度去想,子女年紀小,好動、固執、健忘、沒耐性、自我中心、異想天開,其實都是很正常的。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,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。
6.如何引導子女善用互聯網
在這個數碼年代,使用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。透過互聯網,他們可以收發 電郵、在網上聊天室發表意見、進行網上遊戲或利用如「Facebook」等社交網站和朋友聯 繫。此外,透過網上搜尋資料,更已經成為他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節。 與此同時,社會各界亦關注到一些不適當使用互聯網,對年輕人帶來的不良影響。相信各 位家長都明白,互聯 其實只是一個媒體,並沒有好壞之分,若然我們用得其所的話,它 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的子女學習,提升學習效能。然而,互聯網亦可能帶來不良後果,例如 沉迷上網令他們成績倒退;誤交網友令致財物損失甚至人身傷害;非法上載或下載資料, 侵犯知識產權,需要負上刑事責任等。 其實,大部份青少年均習慣在家中上網,要引導他們善用互聯網,減少他們因誤用互聯網 所帶來的負面問題,家長的耐心教導是非常重要的。若能給予子女適當引導和監察,必能 減少磨擦,增進親子的溝通和關係。
- 6.1 給家長的一些建議
a.與時並進 多作溝通
b.共用互動 共建規範
c.認清陷阱 保障安全
d.網上慎言 學懂求助
e.善用網絡 以身作則
f.掌握資訊、善用網絡保安程式及支援中心
- 因應資訊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,家長亦需與時並進,首先要明白現時互聯網廣泛應用的情況,更要瞭解子女上網的活動,以及其上網背後的真正需要,從而關注子女的學習和身心發展。家長更可嘗試以開放的態度,多利用互聯網,緊貼時代步伐,在增加生活情趣之餘,亦能增進與子女的溝通。我們相信,要讓子女明白相關的知識及潛在的風險,需以循循善誘的方式,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的態度,才是有效的方法。
- 在實行方面,由於網上世界多采多姿,我們建議家長嘗試和年幼的子女一起上網,引導他們瀏覽健康的網站,透過討論和分析網上資訊的內容,讓他們認識網上世界的情況。這個方法既能有效管理子女上網的時間,又可以培養並發展他們的批判性思考,學會篩選並拒絕接收不良資訊,免被不良資訊所侵擾,實是一舉兩得。對於年齡較大的子女,家長可考慮和他們透過協商去訂立一個上網時間表與及有關守則,引導子女遵守,從而處理子女的網上活動問題。
- 為了保障個人私隱,我們亦應該時刻提醒子女不可隨便在網上公開個人資料、影像或留言等,以免他們的資料被盜用甚或被壞人乘虛而入,招致損失。我們亦要引導子女學會小心謹慎,免誤交損友,或隨便答應與網友見面。並且亦應特別提醒他們不應該隨意在互聯網上載或下載資料,以免侵犯知識產權,面對刑事起訴。
- 此外,網上言論雖然自由,但家長亦要提醒子女,要保持個人應有的禮儀及誠信,不應因為可在網上隱藏身份,而發放不負責任的言論,在網上用言論惡意攻擊他人,或發放虛構訊息,因為其身份始終可以被識破。相反,如果子女不幸在網上遇到上述情況,例如被人用言論惡意批評,他們應立即向家長、老師甚至警方求助。
- 言教與身教同樣重要,當家長要求子女要遵守互聯網的守則,並養成良好的習慣,自己亦應以身作則,樹立良好榜樣,作為負責任的網絡使用者。這樣,透過家長的積極參與,以有效方式為子女提供正確的觀念,我們期望年輕一代能夠在這個互聯網的新世代,掌握有用資訊,懂得怎樣與別人溝通,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的態度。
- 自去年九月,政府推行了一個全港性的互聯網教育活動,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領導,旨在教育青少年適當和安全地使用互聯網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經批准五億元的撥款,為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上網津貼,和成立一間非牟利機構,不僅會推出價格低廉的上網服務及電腦硬體,也會提供上網培訓,務求令受助家庭能掌握適當技術,及為家長釋除對子女上網的各種憂慮。此外,家長可向以下支援中心尋求專業輔導服務,協助他們處理子女因使用互聯網時所衍生的問題。
- 明愛賽馬會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 (電話:2441 2225)
- 明愛屯門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 (電話:2463 3139)
- 香港青年協會的智「Net」熱線號碼 (熱線號碼:3971 1000)
- 家長亦可瀏覽下列網址,尋找更多有關網上保安和善用互聯網的資料:
››› 香港青年協會的智「Net」網站
››› 網上行為資源網站
››› 知識產權署
›››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—青少年私隱地帶
››› 香港警務處 -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
››› 香港海關 –保障知識產權
››› Point@Media 點指傳媒
››› 電訊管理局 — 藍通通上網貼士
››› 資訊安全網
›››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
7.家長參考網址(學習支援):
››› 家長電子專遞(教育局)
››› 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
››› 協康會
›››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
8. 報讀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須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