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
家課政策
- 家課目的
- 讓學生建構能力、鞏固所學,加深對學習重點的理解,並為學習新課題作準備,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。
-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及難點,啟發思考,培養他們的好奇心,以及積極、主動探索日常生活問題的態度,應用所學,延展學習。
- 讓老師評估學生在知識、技能、價值觀和態度各方面的表現,找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可改善之處,提供適時回饋,並有效回饋課程的規劃與實施。
- 讓家長了解學校課程的要求、子女的學習進度和特質,從而作出配合。
- 家課設計原則
- :
- 目標明確
- 多樣化
- 具彈性
- 富趣味和具挑戰性
- 加强閲讀
- 重思維、協作
- 生活化及從「從做中學」
- 合適的課業情境
- 運用不同的學習資源(課外或線上)
- 促進自主學習
- 培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
- 家課次數及數量
- 教師佈置家課的次數、數量和種類會以不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為原則。分擔同一班教學工作的教師,會調節各科家課的項目,以免學生在某些日子裏要做過量家課。班主任會經常留意課室日誌家課欄,並主動與該班各科任老師小心調節各科家課量,以確保每週內每日家課數量相若,且由各科均衡分配。需要時,班主任須與同班中、英、 數、常等科任老師協調學生家課量,就該班學生的年齡及平均能力,檢討該班各科功課的實際分配情況是否均衡,若欠妥善,會作修訂,如安排功課延遲繳交 。
- 默書日前一天(即Day 4 及 Day 6),教師會安排適量家課,讓學生有時間温習。
- 在主科日期間,教師盡量不安排家課,以及在測驗、考試期間,教師不會安排家課。
- 分配家課原則
- 中、英、數三科每天均應有適量家課,除突發事件而未能預知時,教師可考慮不給予家課,校方也不反對在此情況下教師給予學生有能力完成的家課,惟教師一定要在課室日誌內註明不能給予功課的原因。
- 凡給予學生抄寫練習之家課,必須考慮份量是否適當,學生能否負擔,並須與其他科目配合。
- 各科補充作業,必須於每次考試前交予教師查閲,未完成的學生需補做及改正。
- 凡遇長假,教師須因應時間長短,於放假前,提早一至兩日給予學生適量功課。
- 暑假家課安排: 善用假期促進自主學習,安排學生在長假期完成自學任務 (金個暑假智多FUN),讓學生善用假期充分休息及發展個人興趣。
- 家課指導
- 老師每天於授課後,會把當天的家課寫於黑板上及課室日誌的家課欄內,以便學生抄錄及清楚了解功課的內容,並給予適當的指導。
- 中、英、數老師每天在課堂上安排適量的家課,每科各有1項功課用星星標示,星期一設有功課班務課、星期二至四各班設有功課輔導課,讓學生在校優先完成用星星標示的功課,再完成其他的功課。老師會於功課輔導課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小組輔導。學生如遇問題,可主動向老師提出,以便老師進一步指導、釋疑。
- 學生若未能於功課堂完成所有家課,則必須回家完成。
- 學生若已於校內完成所有家課,也必須把家課帶回家中,以作温習及讓家長檢視。
- 小一家長可透過網上家課紀錄/學生手冊查閲學生每天的家課紀錄 ; 小二至小六家長可透過學生手冊查閲學生每天的家課紀錄。
- 家課種類及簡稱詳見手冊P17頁。
- 學習需要,安排家課調適,有關科任老師會聯絡家長。
- 家課回饋
- 老師會盡快及準確仔細地批改家課,給予分數、等級或評語,如有需要,會列明改進方法,若學生表現卓越,也會加以讚賞。
- 雖然教師期望每一個學生都應完成家課,但如果學生由於合理原因不能完成作業,教師會給予機會;如有需要,教師還會給予輔助。
- 學生若經常欠交家課,教師會於手冊中記錄以通知家長或監護人,並要求學生於欠交功課當天小息在課室補做家課。若經常欠交家課,教師會致電家長安排學生放學後留校補做。
- 家長在課業方面擔當的角色
- 培養子女從小懂得承擔學習責任及盡力做好的態度,以及明白「自強不息」的道理。
- 對子女應有合理的期望和要求,多了解子女的困難及需要,以便適時尋求支援;也要多關心子女,多欣賞及肯定他們的努力。當子女遇到挫折,應予以接納和鼓勵。
- 讓子女有充足時間休息和進行課餘活動,例如:閱讀、運動等,適度地為子女創造「留白」的生活空間,讓他們作自主的安排,發展多元潛能,讓他們身心均得到全面和均衡的發展。
- 善用不同的溝通渠道,與教師保持連繫,並透過教師給學生的家課回饋,多了解子女的長處及短處,從而協助他們自主學習並作出改善,進一步發揮所長。如遇到困難,家長可與學校主動溝通,尋求解決方法。
- 在家協助子女認識個人在學習及自我照顧方面的責任,並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。
- 相關文件/網址